民间工艺品有哪些,中国的民间工艺品有哪些
最近,“神秘非洲——中部非洲珍稀面具艺术展”中国巡展的第四站日前在云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,据说,此次展览共展出119件面具和14件来自非洲的乐器,展期将持续至6月26日。面具在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,造型丰富、艺术表现力强。
可以说,面具就是极具文化价值的工艺品。那么,有小伙伴就要问了,咱们大昆明有没有可以称道的工艺品呢?还真有!而且,这些工艺品还是昆明特有的。
干花
春城无处不飞花
干花店
春日的昆明,连空气都充满了花的香气。来到昆明,当然要买几束鲜花体现春城的味道。干花——鲜花迅速脱水而制成的花。这种花可以较长时间保持鲜花原有的色泽和形态,还会按照花原来的香味加入香精,带回去自己摆放或者是送人都不错。
昆明牙雕
历史悠久 工艺精湛
牙雕作品《清明上河图》
昆明牙雕历史悠久,工艺精湛,有立体牙雕和平面牙雕之分。比较特别的是立体牙雕,形象生动,雕工精细,设计精巧,是难得的工艺收藏珍品。
牙雕
创作的牙雕题材丰富,造型优美,形象生动,有几十个品种二百多种花色。既有栩栩如生的鸟兽花木,又有传神逼真的各种人物。统传题材的红楼梦、白蛇传、天女散花、嫦娥奔月、天仙配、哪吒闹海等牙雕,技艺纯熟,布局严谨,人物造型富有神韵,刻划入微,花卉树木雕工细腻。
乌铜走银
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乌铜走银传习馆
2010年8月18日,作为云南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,“乌铜走银传习馆”在官渡古镇开馆。
乌铜走银工艺品
乌铜走银是云南石屏、昆明官渡区和晋宁区等地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。它以铜为胎,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,然后将熔化的银(或金)水填入花纹图案中,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,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,透出银(或金)纹图案,呈现出黑白(或黑黄)分明的装饰效果,古香古色,典雅别致。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,故称“乌铜走银”。过去,此工艺品多为文房用具等,现在品类十分广泛。
昆明斑铜
我国独有的工艺品奇葩
斑铜工艺品,是我国独有的工艺品奇葩。采用独特的配方和复杂的工艺过程制作而成,表面显现出各种不规则的瑰丽花纹,色彩金红交错,因而取名为斑铜。采用昆明东川区附近的天然斑铜矿石,用冷锻成型方法制作。因这种"生斑"矿石比较稀少,斑铜工艺品的发展也极有限。后来研制出了冶炼熔铸加工而成的人造斑铜即"熟斑"。
现在,昆明斑铜厂生产的产品仍分"生斑"和"熟斑"两类。"生斑"采用天然斑铜加工而成,"熟斑"红中透斑,金黄交错,色彩瑰丽,完全可与"生斑"媲美。其产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、动物及仿古的瓶、鼎、炉、罐、爵等,曾在"国际万国赛"会上获奖,一些作品成为国家珍藏品和国际交往的赠品。
昆明蜡染
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
蜡染,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,与绞缬(扎染)、夹缬(镂空印花)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。蜡染是流行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染印工艺品,昆明蜡染面料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,图案独特新颖,古朴大方。
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,既染去蜡,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,同时,在浸染中,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,使布面呈现特殊的“冰纹”,尤具魅力。由于蜡染图案丰富,色调素雅,风格独特,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,显得朴实大方、清新悦目,富有民族特色。
昆明,是不少人心神向往的旅游胜地,这里不仅有着清丽绝美的山水,还汇聚了多个少数民族的居民。这些手工艺品,凝聚了不同民族的智慧。这代表着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,真正值得我们去细细地欣赏与品味。
下期预告
行走昆明系列(二):昆明美食
中国的民间工艺品有哪些
民间手工艺品品种丰富,种类繁多 民间手工艺品,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,就地取材,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。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,如宋锦、竹编、草编、手工刺绣、蓝印花布、蜡染、手工木雕、泥塑、剪纸、民间玩具等。由于各地区、各民族的社会历史、风俗习尚、地理环境、审美观点的不同,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,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手工艺术的风采。 1、按照材质分类,有纸、布、竹、木、石、皮革、金属、面、泥、陶瓷、草柳、棕藤、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。 2、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,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、塑作类、编织类、剪刻类、印染类等等。 3、观赏类的民间艺术品如年画、剪纸、刻纸、花灯、扇面画、炕围画、屏风、铁画、烙画、彩绘泥塑、面塑、装饰性摆件、各种装饰画、装饰挂件等,往往是那些以审美和装饰为目的,满足精神需求的比较纯粹的美术类艺术品。 4、玩赏、游艺、表演类中的艺术如各类民间传统玩具、皮影、木偶、风筝、空竹、风车,包括用于武术和竞技、庙会和花会表演、游街彩车使用的道具、器械、乐器、装饰品等。
以上内容就是民间工艺品有哪些,中国的民间工艺品有哪些详细介绍,想要了解更多内容,可以关注犀牛装修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