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层得房率多少正常,高层楼的得房率多少才是正常
大家好,我是火箭哥。
买房是一门科学,我来带你入门:火箭哥用科学买房理念帮你买到合适好房。
以下是正文:
售楼处里,互联网上,得房率这个指标被提及的频率相当之高——
得房率越高,套内使用面积越大,自然居住的舒适度更高、也更划算了。
逐渐,很多人开始认为买房一定要看得房率,得房率越高、套内面积越大就是好事;
可是,得房率真的是越高越好吗?
还真的不一定。
今天,火箭哥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得房率的深度话题——
有时候,得房率越低,反而是件好事。
01 “什么是得房率?”
首先,先和大家普及两个概念定义:
1.什么是得房率?
得房率,就是套内使用面积与销售面积(建筑面积)的比率;
2.什么是套内使用面积?
套内使用面积=建筑面积➖公摊面积
给大家举个例子:
一房一价中,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列数字就是建筑面积,并非真正的套内使用面积:
买了100㎡建筑面积,得房率在75%的房子,就相当于大家实际享受到的面积在75㎡,而剩下25㎡是公摊面积;
如果我们以10万单价、100平三房为例,这1000万的花销里相当于公摊花了250万,这部分是你在家享受不到的。
看到这里,大家肯定会有疑问了:
为什么我要为公摊买单?
我可以不要公摊让得房率变高吗?
别着急,我们接着看下去——
02 “什么是公摊?”
得房率的高低,关键点就是在于公摊面积的大小——
公摊面积,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。
其中电梯井、管道井、楼梯间、垃圾道、变电室、设备间、公共门厅、过道、值班警卫室等,都属于公摊面积,每家业主都要均分这些面积。
这个问题讲深了就比较学术了,大家只要了解到上述这个层面就可以了;但如果你喜欢研究,那可以看下面的小字:
决定公摊面积的因素,这2个点是和大家有关的:
一是整栋楼分摊,换句话说就是A这栋楼所有的走廊、设备间、连廊、电梯等只和A幢楼的业主有关;B楼幢的这些区域,都不会计入A楼幢里。所以如果同一小区里既有100㎡的2t4,也有130㎡的2t2,其实这两幢楼的得房率也是可能不一样的。
二是影响因素是本幢楼里面的功能区域。比如屋顶的机房、走廊、首层大堂、地下设备房、保温粉刷等都属于。
很多人认为得房率越大,自己住的越舒适,其实不然——
如果得房率过高,公共部分的面积相对来说就会变少,结果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、大堂的舒适度、电梯间的数量,防火安全等多个方面,业主的居住舒适度反而会降低。
在豪宅产品中,得房率在70%左右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——
一梯一户、甚至三梯两户,每家分配到的公摊更多了;
泳池健身房、瑜伽室等会所配套,也是增加公摊;
挑空大堂高度越高,占用的面积也会更大。
增加了这些配套,居住舒适度也是一样提高了,只不过不在自己家的室内罢了。
且不说减少公摊能否满足建筑规范的要求,我们只要试想一下以下几个情况就知道了:
1.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,上下班高峰期就要长时间等电梯;
2.如果将过道、走廊造得非常狭窄,业主搬家时搬运家具、家电等大宗物品也会很不方便
3.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,这样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。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,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,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。
所以,火箭哥给到大家的结论是:
得房率,并不是越高越好;
公摊的大小,也是需要有个“度”。
03 “总结”
关于得房率,火箭哥对2023-2023年上市的300多个楼盘做了一个统计与调研,在业内常规认可的得房率为——
洋房:80%左右
小高层:73%-76%
高层:70%-73%
上面这3行数字可以套用在今天的项目上都会适用,因为得房率数据在交付前都是预估、实际真实到底是多少要等到交房测绘才能正式明确,所以火箭哥就不在这里贴上得房率数据排名了。
看到这个数字,其实倒让我想到了下一个问题:
新房,真的比二手房要好吗?
如果我们以得房率作为判断标准,大量次新商品房即使是高层也能做到78%甚至80%的实际得房率——
如果按照100平的面积去计算,二手能比新房的套内面积大了6-8个平方:
四舍五入,这都多出一个房间了。
当然,新房的产品设计要比二手好不少、楼龄也有着优势,但并不意味着二手房一无是处: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呢?
高层楼的得房率多少才是正常?
一般在75~80%,有人会认为,得房率越高房子越好,这也不完全正确。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,如楼梯的宽度、电梯间的数量等,得房率如果特别高,只能说明房屋的配套不太好。因此,得房率的大小需要有个度。
以上内容就是高层得房率多少正常,高层楼的得房率多少才是正常详细介绍,想要了解更多内容,可以关注犀牛装修网。





